這幾天讀了契科夫的小說:《套中人》,這部小說介紹了一個小鎮里的人是怎樣生活在枷鎖中,并不斷影響周邊的人,最后鎖住了整個小鎮。這個故事由兩個打獵者互相講故事從而敘述岀了整個故事,又通過了對講故事和聽故事的人的描寫充分深化了主題。
它告訴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生活在枷鎖中的人,他們往往在看不見的枷鎖中活動,稍微靠近邊緣就會瑟瑟發抖,渾身震顫,認為一定要在規定的方框內行事才好。所有的東西都一定要是規劃好的,不能有一絲變動與不妥,否則就會驚慌失措,毫無辦法。他們也是可憐人,每天在框架內,或也一次次試圖突破框架;他們也是可恨人,不僅自己身處框架之中,還認為別人也一定要在框架之中,這樣才能使自己安心。
其實我們反而要勇于跳出安全區,只要不做違反道德、法律以及自己良心的事情就應當有自己的想法,有自己的做法,太過拘束是無法好好生活的。我們不能過于在意別人的眼光,而應該多在意自己的感受,要從做真實的自己開始。或許我們很多人以為自己沒在圈內,其實也正處于一個個深深的圈子里而不自知,所以我們要時刻審視自己,絕不能理所應當、自以為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