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讀到一本好書《以客戶為中心》,任正非說過:“如果一個公司真正的強大,就要敢于批評自己,如果是搖搖欲墜的公司根本不敢揭丑。如果我們想在世界上站起來,就要敢于揭自己的丑。”
正所謂“惶者生存”,不斷有危機感的公司才一定能生存下來。我們要以大海一樣寬廣的心胸,容納一切優(yōu)秀的人才共同奮斗。要支持、理解和幫助世界上一切與我們同方向的科學家,從他們身上找到前進的方向和力量,容忍歪瓜劣棗。服務的含義是很廣的,我們要以服務來定隊伍建設的宗旨。我們只有用優(yōu)良的服務去爭取客戶的信任,從而創(chuàng)造資源。這種信任的力量是無窮的,是我們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的源泉。服務貫穿于我們公司及個人生命的始終。管理的最高境界是“無為而治”。 管理學上一個觀點:管理控制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控制也能達到目標。這實際上就是老子所說的那句話:“無為而無不為”。基本法就是為了使公司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。好像我們什么都沒做,公司怎么就前進了?這就是我們管理者的最高境界。為什么成功的外國公司的大老板成天打高爾夫球,而我們的高層領導疲憊不堪。 就是因為我們還未達到“無為而無不為”的境界。“無為而無不為”不僅僅是無為而治,它體現(xiàn)的好像不需要怎么管,但事物都在前進,為什么?這是一種文化氛圍在推進前進。我們不是靠人來領導這個公司的,我們用規(guī)則的確定性來對付結果的不確定。所有組織及工作的方向只要朝向客戶需求,就永遠不會迷航。我們建立了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公司發(fā)展目標,為了滿足這個需求,后面所有的組織建設都應該是流程化的組織建設,這樣才可以快速響應,同時又保持低成本。管理體系建設的導向是簡單、實用、靈活。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來看整體管理構架的進步,系統(tǒng)的、建設性地、簡單地,建筑一個有機鏈接的管理體系,要端到端地打通流程,避免孤立改革帶來的壁壘。大公司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管理體系,必然要切成很多小事業(yè)部,事業(yè)部之間資源不能共享,在大系統(tǒng)、大平臺上很難具有競爭力。要成為大公司,我們需要建立靈活的管理體系。對于過去的規(guī)章制度,持“不可變”的態(tài)度是錯誤的,但“變法”一定要保證科學性,要保持不斷的協(xié)調,要先“立”后“破”,這樣才能避免制度上的真空地帶引起混亂。
我從一本好書《以客戶為中心》中想到我們物業(yè)企業(yè),身為物業(yè)人也要以客戶業(yè)主為中心,全心全意的為他們服務,急他們所急,想他們所想。要經(jīng)常批評與自我批評,反思不足之處。以最好的服務服務于業(yè)主和客戶,對待每一位客戶就像對待家人一樣。